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匱乏與充滿

如何看透表層的假象
還是說穿透表層的實像
其實
都是一樣

當絲線被牽起 吐納
我們究竟想要編織出的是什麼?
我 被遺忘 卻纏繞著舊日的生活記憶苦苦留戀餘溫
你 人在這裡 卻被織進了別人的慾望想念繼續以某種分身存活徒長

無法脫困
沾黏

再拿出另一個真實的實體來抵禦舊日幽靈的追趕 有用嗎?
你 緊緊的抱著我 (或我 狠狠的想像被擁抱)
越是用力 懷中的空缺氣體 越是更加猛烈竄流

實體總是指向著空缺
就像
欲望來自對某物的渴求
..某種 欠缺之物

究竟 我們要用什麼來填補空缺呢(先不說有沒有辦法補起來)

而那種空缺假如又是..哀~無能為力 無法用力 無法觸及 無法割捨 無法無法無法..

實是解空
就像你不會打開膠囊去找健康一樣
實跟你的空沒有關係
就像膠囊跟你沒有(直接的)關係一樣


那就牽起你的手吧 就留在你為我圈起的臂彎吧 無須用力就可以躺著睡去的地方

而我終於誠實的看見 我害怕的其實是 我們真的就要成為某種實體了
於是那些原本曾經存在的人 和記憶 就要被遠遠的遠遠的 被消散 模糊 淡化 在我們的日常之中了 嗎?
就像悲傷隨著那啜泣 漂浮 暈開
痛 在感覺到至高點的痛苦時就已不再那麼痛 為此我 訝異 並且 驚駭
然後 決定在無能為力中 臣服

用沙特乾乾的話結束這一些無謂的喃喃自語

事情很簡單:
就是我和他人的關係首先並從根本上來講是
存在與存在的關係
而不是認識與認識的關係

......
我們的關係不是一種面對面的對立
而毋寧是肩並肩的相互依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交疊

人生一趟,已經走了快一半。 從山上回來的路上,終於和阿尼聊起去年此時離世的朋友ilya: 曾經那麼用力跟我說很多我聽不懂的話。以一種我懂的口吻,很詭異的說了又說。當時覺得啥都不懂,他卻說只有我懂?!妳都懂的都懂的。當時隱約覺得「有一天就會懂」,此刻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