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沒有復仇的佛倫多

「要做就把它做好。不然就乾脆不要做。」

小魏一點都沒變,導完了這樣的大戲,承擔了不可思議的鉅額負債。他還是一樣的當自己,不過度撐一個架子,不怕展露自己的簡單、害羞、詞窮。
是的,「簡單」,這個特質,是我在聽他說這些輕輕提起的小事件時想到的,就像佛倫多得保管魔戒一樣,某種艱鉅必得具備乾淨的心眼才能安靜走過誘惑、屈辱、黑暗的風暴。譬如籌資金,他把自己丟進去了,錢、自尊、一天、一分、一秒。為了說這個必得被說的故事,而不是為了成就自己,他踏在最卑微最底層沒名沒利現實的要命的電影圈,沒有虛張聲勢,我無法想像那個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如何走過。我早已逃脫,當他說到夥伴,呵~我們這些聰明人,我們趨吉避害,我們事事拿來在心裡秤斤度兩,我們想要主控,我們不做太過簡單的事,也不做太難的事...那麼中間剩下什麼?剩下等待,觀望,揣度,算計,汲汲營營,或者,退回自己的洞穴,靜靜的做些自己可以一個人面對的工作。

想到大寶,想到這幾個充滿傻勁一定要拍片的朋友。想到黃明川,總是要先看見自己要的圖像,才有不可妥協的堅持。
想到昨晚和U說的話:工作不是一定要有產值,重要的是給自己工作,即使是借貸來付自己薪水,知道自己在幹麼,就理直氣壯了。
我默默的在心裡頭跟自己說,把這些人情債還完,往後我不要再做為了賺錢、為了人情、為了安全感而做的事了。

能不能走出去自己的領域,和他人更開放的合作,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角色,我想那和個人性格、價值有關。我不強求我自己,可是為了安全感而勉強著餬口度日,那種消耗自己的痛苦,真的不能再多了。

不過,回到片子本身,雖然還沒看到,但是我想這部片會吸引我的,不只是去看大場景大製作和老朋友,而是,我覺得小魏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關於人如何站在生命的前後夾攻中,往前也錯,往後也錯,都錯!而還是要做的那個決定!那個人性的高度、深度就悲壯的蔓延上了希臘悲劇的長河之中。果然是千載難逢的史詩角色!

「當這件事情做也錯,不做也錯得時候,做不做...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看30分鐘後的小訪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交疊

人生一趟,已經走了快一半。 從山上回來的路上,終於和阿尼聊起去年此時離世的朋友ilya: 曾經那麼用力跟我說很多我聽不懂的話。以一種我懂的口吻,很詭異的說了又說。當時覺得啥都不懂,他卻說只有我懂?!妳都懂的都懂的。當時隱約覺得「有一天就會懂」,此刻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