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早忘了,直到剛剛認真找了一下blog的舊文,才記起了這一切。http://sauniyau.blogspot.tw/2011/02/blog-post_3408.html
第一年,我的全付心思都拿來和孩子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節奏。被切斷的人生,短暫重逢又別離的焦心。然後有一天,他們不願再見我。最後一次回來,是去年的農曆年初三到初五。
去年,我的經濟狀況一路滑到底。出乎意料之外的一次又一次的垂直落下。「妳不想工作,工作就走了」這其實是我自己的念力設定。到了後半年,該有的也不見,那恐懼和冰冷的現實,也讓我無多餘的心思去溺在孩子的事上。
這段時間,我上了排列,學了塔羅,找心理師...一直在練習的是「放手」。我想我的痛苦來自於我的欲求。有所求而不得。求見孩子一面,不得不得不可得。這當真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局面。
一直很喜歡保羅‧奧斯特在『月宮』中所說的:「good things happened to me only when I stopped wishing for them.」我停止想望。停止,不同於壓抑,比較接近於斷念,但不是主動的斷,而是那頭空了。
這空了,就像是修煉一樣的東西,我的體悟是「如實呈現,如實接受,不好不壞,不做判斷」。
而這個世界也確實不會背棄我,總是在最後一刻,只剩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刻,突然,又派個全然沒料到的人來把我打撈起來,晾著 呼吸。
死不了的,似乎我一直也知道。這就是煉獄。在還沒有學會之前,一次一次都是紮紮實實下去又上來的鍛鍊。
當初,我以為我得把所有的事放一旁,我得專心對付孩子的怨,前夫的怒,官司等等。可沒有一個人等著在那頭要給我對付。
而最後,我致力於和現實經濟打拼時,竟然,就走了過來。
「you got what you wanted only by not wanting it...」
剛剛瞄到年前收到的款項,厚厚一疊現金,內心好大的感動。雖然都是我自己掙來,本來就該得的,而離婚前工作還好好的那時,每個月收到的錢比這個多上好幾倍,但那時卻從來沒有這樣充實飽滿的幸福感。
最近這段期間,在我重新變強壯了之後,似乎不是重拾,而是某種內在新的排序也悄然發生。
Farewell, Paul Auster.你所代表的過往,那種不去 fight 的守和忍確實讓我留了一口氣在,也真的學會了耐心和信心是什麼。
即便我想安於此刻的滿足,但修煉的下一課,是重新設定目標,為那更高的什麼而 fight 吧!
然後我內心響起了這首歌,由老年的 Joni Mitchelle 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