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Codependency。小筆記

責怪自己是一種生存技能,讓我們在遇到不合理的事時,覺得自己還有辦法掌控人生,因為我們完全無法合理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受苦。
point:掌控。方式:給出合理的解釋。讓自己誤以為自己是ok的

我沒有照顧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其實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point:掌控。
方式:控制和照顧他人,指使執迷於拯救他人,遇到事情就一頭栽進去,一方控制,一方受控制,榨乾他人,也被他人榨乾
"我一定哪裡有問題!"沒錯是有問題,問題就是一直搞錯問題,問錯問題。對別人的生活涉入太深,被制約控制
小跳:知道平靜的價值,不要靠著製造混亂來感覺自己的存在

The Second Great Surrender 放下所有控制的假象
傷害我們的不是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而是那些誤以為真的假象。
空。非空。非非空。空is everything, 但就是不是眼前所視所是
那些看得見的問題(不管是誰的) 都不是真正的問題 只是重複的纏繞 同義反覆

關鍵在於跨越界線,隱藏著的是別有用心
照顧別人是因為妳想要被同樣的對待,妳想要被喜愛、稱讚、或者最後就算什麼都沒有,還可以自我感覺良好的說:看吧!不是我的錯!我一直這麼的良善體貼為他人著想...這就是了..別有用心

由於這些行為保護過我們,所以一開始要放下這些行為會讓人恐懼不安
這是生存本能,而且也執行多年,雖然很suck,但關鍵就在,要拿什麼來取代,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還有什麼是可行的呢?心 想要保證

太熟悉了,下面這一段,讀來讓人心疼,總是身邊淨是這樣的孤單身影...一開始只是嗯~需要,最後演變成處處討好的控制狂,那笑臉讓人看了討厭並想逃,給不了她要的,太沉重了這些想像之物無時無刻的需要被關心...需索無度令人抓狂
如果我們失去的是從未擁有的東西,例如安心、受保護、被疼愛等等,我們可能不清楚自己到底失去什麼。只知道自己覺得不完整,想抓住任何可以依賴的人,希望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失落的碎片。

生命不是這樣運作的



生命不該是這樣運作的...

我希望 我懂得...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匱乏與充滿

如何看透表層的假象
還是說穿透表層的實像
其實
都是一樣

當絲線被牽起 吐納
我們究竟想要編織出的是什麼?
我 被遺忘 卻纏繞著舊日的生活記憶苦苦留戀餘溫
你 人在這裡 卻被織進了別人的慾望想念繼續以某種分身存活徒長

無法脫困
沾黏

再拿出另一個真實的實體來抵禦舊日幽靈的追趕 有用嗎?
你 緊緊的抱著我 (或我 狠狠的想像被擁抱)
越是用力 懷中的空缺氣體 越是更加猛烈竄流

實體總是指向著空缺
就像
欲望來自對某物的渴求
..某種 欠缺之物

究竟 我們要用什麼來填補空缺呢(先不說有沒有辦法補起來)

而那種空缺假如又是..哀~無能為力 無法用力 無法觸及 無法割捨 無法無法無法..

實是解空
就像你不會打開膠囊去找健康一樣
實跟你的空沒有關係
就像膠囊跟你沒有(直接的)關係一樣


那就牽起你的手吧 就留在你為我圈起的臂彎吧 無須用力就可以躺著睡去的地方

而我終於誠實的看見 我害怕的其實是 我們真的就要成為某種實體了
於是那些原本曾經存在的人 和記憶 就要被遠遠的遠遠的 被消散 模糊 淡化 在我們的日常之中了 嗎?
就像悲傷隨著那啜泣 漂浮 暈開
痛 在感覺到至高點的痛苦時就已不再那麼痛 為此我 訝異 並且 驚駭
然後 決定在無能為力中 臣服

用沙特乾乾的話結束這一些無謂的喃喃自語

事情很簡單:
就是我和他人的關係首先並從根本上來講是
存在與存在的關係
而不是認識與認識的關係

......
我們的關係不是一種面對面的對立
而毋寧是肩並肩的相互依賴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在逃亡的路上思念蔓延...

她們偷走了我的孩子
怎能如此
太過分了

隔離
阻絕
親密
包圍

我快要不行了
我想要大叫
我想要衝過去狠狠的甩她們兩巴掌
滾遠一點啦
全部都給我滾遠一點

想要孩子 為什麼不自己去生去養
憑什麼
憑什麼妳們用這種無恥的爛招把我的孩子無聲的接手過去緊緊拉著伴隨妳們墳墓一般的死寂

是的
像陪葬一樣

到現在我還是愧疚的不知如何在孩子面前坦然我的疲弱
我只能一個人努力的逃的遠遠的 遠遠的 離開那個家族墓地 猥褻的靜悄悄的伸出魔掌 不只一隻...



你們被綁架了 我知道 一邊哭著逃離的時候 我知道 我來不及帶你們逃走了
夜晚在夢裡 我策劃著叛逃 從未記得 那夢境 但在清醒前一刻驚心動魄孤注一擲的決心和哭喊...我不會放棄的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中午和下午

中午和下午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
我在那個小島6分之一屬地的王國裡遇見他們 分別 也是同時的 互相以為彼此已交叉認識了千年以上

下午從一個外來者無跡的混入成為當地人
中午則是無須證明的從血液中就是純種的島嶼之子
下午總愛說個沒完 從不遮掩假裝自己已經是個本地人 說著關於"我們"這種討人厭的外來者 如何幹下一件一件的蠢事 順便兼著告訴我 沒事千萬別幹傻事
"就看吧~看久了 妳就懂了"
而其實我並不想懂得什麼 我的求知慾是很低落的 至少在對於別人生活的窺視上面 其實是幾近於零慾望 但無所是事的待著看著晃著 這個我挺會
當下午說著"我們"和"他們"的差別 讚嘆著"他們"的高度分化的成就時, 中午總是默默的 那個默默 卻深深的吸引著我從下午的聲音中游開...天哪 我好想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是怎樣看"我們"的呢?

"嘿~從前有一個有名的攝影師來到這個島,他拍下了一張中午的照片,那照片完全捕抓到中午的個性,即使當時他還是個孩子"
"什麼樣的個性,譬如說..."
"聰明, 敏睿, 知道自己要什麼!"總是, 我們在阡陌縱橫的部落六條通中走著, 像在考驗我的記憶力和空間感般的, 每次畫出不同的路徑圖時, 下午就這麼跟我說起 一次又一次的 告訴我 中午是如何特出的一個人, 彷彿我從不知道般...
他說 他想拍出一張這樣的照片...

是什麼時候開始 他們慢慢變成同一個人呢??

或許是下午開始打赤膊的某個夜晚
大辣辣的在胸前晃著長長的十字架鍊子 我有些害臊並為自己不知將目光放在哪的尷尬了起來
中午也有一條長長的十字鍊子,掛在他穿著整齊的衣服裡面 金色的
每天我們各自在不同時間走到他的工作室 他默默的穿梭著 修著一排等待他半年的摩托車 機油味流滿一室混著我們哈拉的菸酒笑聲...
下午察覺我的不安"別理他, 反正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傍晚他到我住的民宿洗澡 在我房外灑落一身的水滴和肥皂味兒低低的說 "妳先休息一下 等會我來接妳" 不由分說的認定我累了 明明 我啥事也沒幹 只能錯愕的說"喔~"

"妳今天要在哪吃晚飯?"下午問著每天最重要的 也是唯一的問題
"你先帶她過去你那裏吧!"中午自動幫我(我們)決定 在我還弄不清楚我可以有什麼選擇時 下午帶著我一家家的混進去別人的日常

"嘿 我想先回去休息耶"
"我陪妳走吧"
"不用 我認得路" 依舊 下午起身 彷彿沒有聽見我的話 繼續盡職的領著路 帶我又畫出一條新的路徑來

我順從著完全不是我熟悉的方式 一次又一次 無法從這些突然的決斷中抓到任何決定的線索
力氣的消長 在之間流動交換
或許意見合一也是以同一種看不見的方式在進行著

夜裡我和中午說的話 似乎不需要時間的傳遞 下午像隨行的月亮 全都知道了 我終於放棄去分辨他們的努力!!

然後我們繼續著三個人的閒晃

在島上繞著一圈又一圈 帶著望遠鏡爬上禱告山尋找魚群 在教堂裡搖著鈴鼓高聲吼著"讚美主" 中午開始和羊說話 下午狂笑 我像個回音一樣從第二拍開始加入 漸漸的這一切就旋轉圍繞成一個停不下來的迴圈 像退位的李爾王和弄臣 瘋瘋癲癲的清醒著 在荒野中
或許 連我也一起 我們都變成同一個人




而真正的意識到這一整個的合聲交錯疊合 是直到 我從小島離開的兩個星期後
那天 我在火車上匡啷匡啷的打了一長串的簡訊 大半是自言自語的可有可無
猶豫之間我把簡訊傳出去之後的半秒 發現 我想原本傳給中午的(雖然沒有為何要傳給他的理由) 卻誤傳給了下午 下午很快回我 給了我從沒預期的回應 剪短直接 彷彿心臟的跳動般的回擊
我笑了 之後 我再次傳給中午 他始終沒有回我

交疊

人生一趟,已經走了快一半。 從山上回來的路上,終於和阿尼聊起去年此時離世的朋友ilya: 曾經那麼用力跟我說很多我聽不懂的話。以一種我懂的口吻,很詭異的說了又說。當時覺得啥都不懂,他卻說只有我懂?!妳都懂的都懂的。當時隱約覺得「有一天就會懂」,此刻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