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想要改暱稱
或說 已經改了 在心裡只是沒有去更動它
暱稱就像水流般 心境的轉變 是自己呼喚自己的名字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maitri"的意思
那是個梵文,可以翻譯成"慈愛"或者"無條件的親善"
對我來說, 使用這個暱稱提醒自己的要點不在慈悲心, 而是"無條件""不評斷"
更進一步說, 不是如何對待他人, 而是面對自己
每當自我批判的自動機制沒日沒夜的壓迫到讓自己覺得活著沒有什麼意義時, 覺得自己糟透了...總是有一個聲音, 提醒著:要對自己慈愛, 要接受自己不愛的厭惡著的部份, 已經沒有人可以承接這個部份了, 不要連自己都要逼死自己...壞的部份如此,好的部份也該如此...不管有沒有人看著我, 理解我, 不管那美好逝去的速度如何超越光速...我都要愛自己, 沒有好壞的愛著(不管有多麼不願意和不習慣...)
maitri 的提醒多少讓我面對自己時 柔軟了起來
前些日子, 我看到了另 一則神話關於女神伊奈娜(Inanna)
故事大致就是說 Inanna 獲得一個祝福 這個祝福伴隨著的是, 她必須下到地獄與她的姊姊--地下女王 Ereshkigal 見面, 並且讓她的姊姊打她,一直打到她的肉體變成一團爛肉, 然後她就可以重生
很殘酷的故事, 讀著讀著我知道這個下降到地獄的過程不是一種被賜予的恩典,重點也不在於重生與祝福的恩典會不會實現...
大部分的女人應該不會去選擇這種被打成爛肉很不美的故事吧, (不美應該比痛更難忍受吧...)
但還是有人選擇了 像簽了自願役般的令人匪夷所思(我亂說的)
選擇不想再符應這個社會的期待, 不想再迎合過去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累積的什麼...
不想, 是因為那些不是自己真正要的, 積累越多只是越加空虛...擁有一切的空虛和一無所有(除了自己)相比, 當然是選擇後者
這些早被一堆電影小說文學歌頌到爛了
但是這些該死的小說電影沒有說出, "不容於世"原來不是"對不起 我不想要這些 通通還給你 我走了 掰掰 祝你幸福 不要再找我 我們各過各的吧" 然後就酷的要命的走人 從此煥然一新 燈亮散場
為什麼我會以為事情就是這樣呢? 忠於自己就該是這樣呀! 我已經把你的東西都歸還了呀, 我選擇被社會放逐 還不夠嗎??
是的
還不夠
因為電影的版本太爽了, 我不屑這個社會的價值, 還大聲嚷嚷的說出來開開心心的走人, 這怎麼可以!!!
黑暗大軍一定會來追殺的呀~
Inanna 的故事才是真實的
妳必須被打成爛肉 一點都不客氣的...
不管是隱喻還是真實
是被惡意報復 還是真誠的自我面對
一定會有的 而且絕對是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妳所能預先設想的狀況呀
暗夜 崩潰 唯有如此才能放掉舊的身份...那個脫身不可能是不帶痛苦的呀~
在這個陌生沒有任何寬恕的空間
時間和光 都不存在
她不知道會在這裡待多久...
一旦進入
就進入了一個找不到答案、又濕又冷的黑暗 沒有時間
當慟哭停止
就像赤身裸體走在屍骨上...
但這絕不是可憐的受苦的形象
而是學習凝滯 等待和接受 重生為一個完整的自己...
後記:
前些時日求得籤詩,解曰:黑暗降臨 請進入 莫掙扎 答:欣然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